:::

結核病接觸者快吃藥,有效降低發病保健康

不說您不知道,結核病仍為國內發生率最高的法定傳染病。而結核病接觸者當中,經檢驗感染結核菌的人,即所謂的「潛伏結核感染者」,雖不具傳染力,但若未及早接受預防性投藥,發病的機率是接受治療的31倍之多。為提供接觸者更精確迅速的診斷與預防性治療,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自105年起導入新診斷工具「丙型干擾素釋放抽血試驗(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簡稱IGRA)」進行檢驗,再搭配新型預防性治療藥物-「速克伏」,讓「潛伏結核感染者」能更快速接受治療保健康。


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許朝程表示,新北市於105年間共有5,202名結核病接觸者接受結核菌檢驗,其中有1,085名呈現陽性,即為潛伏結核感染者,陽性率約21%,表示體內感染結核菌應接受預防性投藥治療。截至106310日,已有884人接受治療,無人發病;尚有201人未接受治療,但當中已有7人發病,發病機率為3.5%,顯示潛伏結核感染者未及早接受預防性投藥治療的發病機率是接受治療的31倍,且平均在得知感染結核菌後44天發病(最短17天、最長101)。因此,當接觸者發現感染結核菌時,此時結核菌雖會潛伏帶原在體內,但若馬上接受預防性投藥治療,即可有效消滅體內潛藏的結核菌,大幅降低日後發病成為結核病人的機率。


許朝程表示,衛生局除了主動透過社區X光巡檢策略及早發現潛在的結核病感染者外,另為掌握接觸者治療時效,於接獲結核病個案通報後立即啟動疫情調查,確認接觸者名單後提供免費胸部X光檢查及結核菌檢驗,針對檢驗陽性者提供預防性投藥治療。自105年起針對全年齡層結核病接觸者提供IGRA檢驗服務,其優點為檢驗快速,且不受卡介苗及多數非結核分枝桿菌的影響,具有高度專一性及敏感度;再搭配新型「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藥物-「速克伏」,讓服藥時程「從9個月要吃270次藥減少到3個月只需吃12次」,提高結核病接觸者加入治療意願及服藥的便利性。透過結核病個案都治以及各項接觸者防護做法,使得本市結核病個案發生率由95年的每10萬人口58.4人降到105年的每10萬人口37.9人,降幅達35


疾管署結核病防治專家委員、臺大醫院胸腔內科王振源醫師提到現今結核病的診斷與治療持續進步,結核病防治策略也要隨之改變。在過往注重結核病的確診與治療,而現今則必須同時注重「潛伏結核感染」的預防性治療。唯有同時兼顧主動發現個案及推廣「潛伏結核感染治療」,方能達到有效降低結核病發生的目標。


衛生局呼籲,結核病接觸者接受潛伏結核感染治療的好處,除了能維護自身的健康,亦可有效避免日後發病傳播給他人的風險,也為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2035年消除結核病願景的重要防治策略。相關資訊請參閱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ntpc.gov.tw/或撥打防疫專線:(02)2258-6923,將由專人為您服務。


資料詳洽:疾病管制科  林逸蓁專員  電話:(02)2257-7155分機1813



【醫學小百科】

  • 什麼是潛伏結核感染?

    結核菌在肺部會被肉芽組織包覆,免疫力夠時可控制不發病,這種平衡的狀態稱之為潛伏結核感染,要診斷是否為潛伏結核感染,目前有2種診斷工具,分別為結核菌素測驗及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 哪些人需要做潛伏結核感染檢查?

    高傳染性結核病個案的接觸者需要進行潛伏結核感染檢查,衛生單位會依據個案的臨床及檢驗狀況判斷是否為高傳染性。

  • 什麼是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是一種用來診斷是否感染結核菌的抽血檢查,偵測血液中 T細胞對結核菌抗原的免疫反應,此診斷方式不會受卡介苗及多數非結核分枝桿菌的影響,較具專一性。目前提供5()以上之接觸者提供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做為潛伏結核感染檢查之診斷工具。

  • 如果是潛伏結核感染者該如何處理?

    一般人受到感染,一生中約有5-10%的機會發病,感染後,1年內的發病機率最高,兒童又比成人的機會高,接觸者發病機率為一般民眾的8-240倍。經潛伏結核感染檢查為陽性之結核病接觸者,接受潛伏結核感染預防性治療,可降低日後9成發病風險。



資料來源:點此開啟